通透融合深圳都市圈,惠州的超大动作来了!
宋 丁
近来,有关深圳都市圈的重大资讯不断传来,特别是“一缩一放”的两个反向指征非常引人关注。
所谓“一缩”是指,广东省对原来推出的省内各个都市圈的空间范畴进行了精炼压缩。在2020年出台的《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中,深圳都市圈范围包括深莞惠河汕五个城市的全部市域,而4月25日出台的《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深圳都市圈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压缩到“深莞惠三城全域+河源和汕尾两市的都市区部分”,两市的都市区部分都只有200多平方公里,这样,深圳都市圈的范围整体缩减了约55%,使得都市圈空间更加紧凑、关系更加紧密、互动更加便利、效能更加突出。
所谓“一放”是指,在缩减后的深圳都市圈范围内,惠州由于全域留在了都市圈,其空间占比明显“放大”,在都市圈内凸显“空间霸主”地位。惠州面积11300平方公里,而原来五市全域型都市圈的面积约为36312平方公里,惠州占比为31.1%,将近三分之一,应该说,占比已经不低了。然而都市圈缩减后,总面积减少为16468平方公里,仅为原来的45.4%,惠州占比更是大幅提升到68.6%,超过三分之二。显然,惠州在深圳都市圈内形成了绝对的空间及土地优势。
我们都知道,在土地、人口、资金、信息、技术、管理这六大要素资源中,土地要素资源是最基础的资源,所有的经济活动和投资发展都必须依赖一定的土地和空间展开。深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和城市空间的集约利用带来的,而深圳目前最大的困局恰恰又是空间和土地资源的匮乏,成为再发展的紧约束。就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深圳都市圈诞生了,给深圳和都市圈各个城市的再发展带来了空间和土地资源实施整合、共享、高效利用的绝佳机会。显然,这个时候,谁拥有的土地和空间更多,谁就掌握了更多的发展主动权。
惠州在深圳都市圈发展中显然以绝对的土地和空间优势拥有了再发展的主动权。毗邻全国经济最发达而又严重缺地的深圳,这实在是惠州得天独厚的机遇和优势。
然而客观地说,这么多年来,惠州并没有充分利用好毗邻深圳这个优势,缺乏积极主动的姿态,甚至在面对一些来自深圳的机会时,还表现得扭捏和犹豫,错失了很多良机。
当惠州在发展深惠关系上自顾蹉跎的时候,深圳周边其他城市却没有那么“矜持”,它们公开而全力在向深圳靠拢,吸纳深圳的优势来发展自己。
去年9月东莞市明确提出临深九镇高水平对接和融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探索与深圳共建 “深莞深度融合示范区”,尤其是华为挺进松山湖,已经让东莞充分体验到“临深”的独特优势。
在深圳以西,深中通道在加紧建设,对岸的中山早已按捺不住,声称自己是新的临深城市,把通道对岸的中山翠亨新区和马鞍岛的临深价值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甚至,连八字都没有一撇的深珠通道那边的珠海也早已启动舆论战,为通道建设和深珠两市加强合作呼吁。
粤港澳大湾区架构下,周边城市都在积极推进和深圳的科技、经贸和产业合作,这些动作日渐频繁,惠州终于看到了。
惠州突然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紧张,一种源于“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顿悟下的紧张。
就在这个时候,继大湾区之后,深圳先行示范区战略来了,深圳都市圈战略来了,十四五新发展时间窗来了。惠州看到了方向,不能再犹豫。
惠州迅速出手了!
近日,惠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惠州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这份长达1.2万字的方案,是惠州市以最高决策层名义出台的第一个聚焦深圳都市圈的重要文件,是惠州积极主动对接深圳的超级大动作,其姿态之高调,态度之坚决,内涵之丰富,诉求之清晰,目标之远大,远远超过了临深各市,凸显出深圳都市圈土地空间要素资源第一城的浩然底气和矫正发展误区的坚定意志。
显然,惠州已经清晰地意识到临深的特殊意义和巨大价值,在都市圈架构下,必须积极主动与深圳对接,全面兑现临深价值,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明智举动,必将给惠州的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积极影响。
惠州的方案有哪些重要价值呢?我概括了七点:
其一,方案是惠州在都市圈问题上坚定落实“政治站位”的决心书。方案秉持了惠州市委书记胡洪在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上强调的观点:“‘双区’建设是总书记和党中央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和深圳都市圈重要成员,全力支持、积极融入既是我们鲜明的政治态度,也是惠州发展的必然抉择。”显然,惠州已经把通透融合于两区和都市圈看做是要在国家战略的高位来务必寻求落实的大事。
其二,方案是惠州学习深圳、变革发展理念的宣言书。方案强调惠州还将在干部创新理念方面加强与深圳对接。惠州将定期遴选综合素质较好、有培养潜质的干部,到深圳市以工代训、跟班学习,提升视野格局,强化改革创新精神。这点非常重要,因为长期以来,惠州的发展的确是缺失了一种深圳固有的“闯“与”创”的精神价值,这次的方案明确提出学习深圳的新理念,是难能可贵的。
其三,方案是深圳都市圈实质性启动运转的惠州版样板书。深圳都市圈尽管提出来了,但是它的成长却一直让人们有一种难以破除“城际藩篱”的担忧。惠州的方案通透简约,充满打破这道坚固藩篱的坚定意志和睿智,可以说是都市圈城际合作的样板表述,让人有了迈向实操的真实期待。
其四,方案是惠州推进深惠之间建设密集城际交通系统的设计书。方案一反去年惠州曾经表现出来的推诿和怠慢,明确表示,将加快深惠城际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开工,支持深圳将城市轨道交通延伸至临深片区。同时,协调助推赣深铁路、深汕铁路、广汕铁路建设,携手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就深惠两城来说,就是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轨道上的深惠关系”,这是特别值得期待的,因为,一旦轨道交通系统建立起来,深惠之间大规模的科技、经贸、产业、消费等等的多元互动合作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其实,在方案推出之前,深惠之间的互动和对接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了:4月2日,深莞惠三市领导在深圳联合召开了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指挥部第一次会议,决定未来两年开工10条城际铁路,其中9条通向东部,6条涉及惠州。
其五,方案是深惠科技经贸产业互补共享式发展的建议书。方案强调,惠州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空间及产业规划对接、承接大湾区先进城市产业外溢、借鉴复制“双区”改革成果,推动实现与大湾区城市交流合作更加广泛深入,与深圳先行示范区融合发展更加紧密高效,努力把惠州打造成为世界级绿色石化能源基地、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要板块、国家级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高端绿色农副产品重要供应基地、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品质城市,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重要支撑。日前在深圳举行的深惠产业协同创新对接交流会上,共有72宗来自大湾区的项目签约,投资总额逾860亿元。方案对深惠之间在科技、经贸、产业实现互补共享式发展提出了积极可行的建议,值得点赞。
其六,方案是加速深惠同城化趋势的预言书。方案尽管没有提到“深惠同城化”这个词,但是,作为最直接的临深城市和两城互补性最强的城市,多年来,“深惠同城化”如同“广佛同城化”一样,在深惠地区已经是高频词汇,也是两地市民的普遍期待。这次的方案对深惠全方位的合作提出了十分贴近现实的阐述,事实上是对深惠同城化的大趋势做出的积极分析和预言。
其七,方案是强调鲜明落地责任的任务书。这次方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点是,惠州还把融入“双区”建设相关工作纳入考核。方案明确,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将重点任务、主要指标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中,指标落实情况纳入县(区)和市直部门考核体系,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同时,强化追责问责,严肃处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行为。果然是“行动方案”,不是“花样文章”,让人看到了惠州把方案真正落到实处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圳都市圈将不再是一个空泛的“蓝图”,城际务实合作的脚步声已经响起,就让我们从惠州行动方案开始关注深圳都市圈吧,毕竟,一个都市圈空间占比高达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要素资源大城,它的决心和承诺值得信任,值得期待!
-------------------
敬告:
1、欢迎点击文章上方蓝色字体“宋丁视点”, ID:SDviewpoint,关注本公众号。
2、欢迎大家转发分享,或发表留言,在此表示感谢!但任何人或机构在任何传统媒体或新媒体转载本文或摘录本文重要观点,务请标明文章或观点出处,并在文章前面位置明确标出作者姓名,否则视为侵权,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友情提示:由于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为了让各位网友及时看到我的推文,请大家将本公众号设为星标,或点“再看”,或留言,谢谢各位!